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陈宪宏, 1966年1月出生,湖南汨罗人,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导,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兼湖南省建筑墙体节能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6.6从湘潭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95.9-1998.6在湘潭大学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8.9-2001.7于华南理工大学攻读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9-2011.10人才引进到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担任无机非金属系副主任,高分子材料系主任,高分子材料专业学术带头人,兼任湖南省塑料行业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11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到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处工作,任副处长,兼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主要从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的研究,目前主要进行(1)石墨烯的表面修饰、改性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研究、(2)石墨烯的表面修饰及其与无机能源材料复合研究、(3)多元复合改性废旧塑料再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科基金、国防科工委民口配套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自科基金、省科技计划等纵向项目十余项,主持横向项目8项;已在Macromol. chem. Phys.、Ind. Eng. Chem. Re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权威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论文他引300余次;已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6项、公示5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指导硕士生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项、指导本科生获得第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国家863、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基金及省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教育部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抽查评审专家。

 

陈艺锋, 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湖南省涟源市人,博士、教授,现任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冶金、材料。1984年9月中南矿冶学院有色冶金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10月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2008.10月,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07年入选湖南省 121人才工程。现任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冶金工程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兼湖南省金属学会冶金与材料分会主任委员,美国TMS学会会员,中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冶金与材料工程》杂志编委,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库专家。目前主要研究氧化锌等功能材料冶金制备理论及技术,有色金属冶炼资源综合利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省科技计划、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企业委托技术攻关等各类项目17项,获得专利3项,发表论文30多篇。获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银锐明, 1973年 2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县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材料、焊接冶金。1997年9月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焊接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学院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焊接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社会上兼任中国粉末冶金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委员,“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编辑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焊接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湖南省科技技术奖网评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项目3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参加其它国家与省级项目近10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其中主持“便携式无燃气快速切割器”的科研项目,获“消防部队装备器材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成果被株洲市政府网站记录为株洲的中国第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余篇。

 

周书助,1966年1月出生,湖南浏阳人,博士/博士后、教授。1983.9~1990.1 在中南大学探矿工程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2002.9 ~2006.5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学习;2006.10~2008.9清华大学博士后,2008.11~2010.10北京大学博士后。1990.2~2000.1 在株洲硬质合金厂技术中心从事科研和工艺管理工作;2000.2~2001.9 在温州乐清晶鑫公司、株洲力洲公司副总经理;2001.10~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教师;2003.7~2016.3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公司研发中心科研合作。从事高性能硬质合金、地矿和盾构工具、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刀具的科研开发工作。开发的非均匀矿用合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发了超细碳氮化钛、多元复合碳氮化钛、硼化钛、碳化钒、碳化铬等粉末原料;超细金属陶瓷粉末的表面改性;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的烧结过程的演变机理、表层原位梯度的形成机理、成分和结构的设计与控制制备,开发的多个金属陶瓷刀具牌号受到市场认可,产品出口欧美,已完成销售收入2亿,实现利税2000万元。在金属陶瓷方面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和世界领先的日本京瓷、三菱、东芝公司处于一个水平。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20篇、SCI收录1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件,其中国防专利一项(产品成功应用于某型直升机);出版《硬质合金生产原理与质量控制》、《硬质材料与工具》等专著3本。在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奥利地、捷克、俄罗斯、保加利亚等国的企业和大学交流学习,2009年在奥利地普兰西本领域最高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近年来承担了863(B类)项目《高性能超细晶金属陶瓷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2AA331090)、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超硬材料刀具研究与开发》(2007BAF32B07)子项目《陶瓷刀具研究与开发》等国家、省部级相关研究的重大科研课题10项。“超细Ti(CN)基金属陶瓷粉末改性剂及其精密刀具制备技术发明”获2011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5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刘建华,男,1959年出生、湖南衡阳人、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讲《高温物理化学》、《高温物理化学实验》、《冶金物理化学》等。湖南工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高温物理化学及实验》建设项目的负责人。

 学术研究方向为:半导体光电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冶金电化学及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奖励3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3项,发明专利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

 

       

陈晗,1974年,湖南汨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121”创新人才计划人选,湖南工业大学渌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20079月于湖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201212月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153-20163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访问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水系二次电池、固体废弃物回收与应用和电化学冶金技术。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二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现授权1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检索96余篇,其中JCR一、二区论文68篇。


 

 

 

肖利,1973年出生,湖南湘潭人,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主讲课程有:《高温物理化学》、《高温物理化学实验》、《应用电化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浸出低品位硫化矿、固体废弃物中有色金属提取、新能源材料制备等。获得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负责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佳纳金属材料公司技术开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编写教材1部,获得湖南工业大学“教学新秀”奖,湖南工业大学“芙蓉百岗明星”。

 

 刘竹林,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完成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主持完成华菱湘钢横向项目3项,主持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5篇被SCI/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与规划教材4本,《钢铁》、《钢铁研究学报》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烧结球团,高炉炼铁工艺优化,高炉节能减排,农业废弃物在炼铁中的应用等。曾指导湘钢高炉工长参加全国炼铁技术比武获第一名。

 

胡洵璞,硕士,教授,现任冶金工程系主任。主要讲授:冶金设备及设计、冶金过程理论、冶金工艺等课程。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湖南省计划项目和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完成8项校企联合攻关科研项目。主编《高炉炼铁设计原理》,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烧结球团技术、冶金工艺优化、洁净钢冶炼、高性能钢制备技术、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等。

 

 

 丁燕鸿,女,1968年12月出生,湖南攸县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耐高温、耐磨特种陶瓷材料,纳米材料表面包覆复合化与分散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1991年至2001年在株洲东方工具厂主要从事质量管理、矿山钻具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2001年调入湖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10余项,获“SiC晶须增韧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切削刀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胡忠良,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JSPS博士后,入选湖南工业大学精英人才工程。1991年从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从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湖南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84-20104月,在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下,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arbon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Electrochimica ActaLangmuirWear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Frontiers in ChemistryNew Journal of Chemistr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文章引用超过1000次;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op期刊审稿人。

蹇海根,男,1980年8月生,湖南省衡阳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QUT访问学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第四届全国“冶金院长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铝合金疲劳失效、有色金属热处理及微合金化、高性能铝合金焊丝研发等。2003年6月于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5月于中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1月于中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多项。先后在Mater. Sci. Eng., A、Rare Metal Mater. Eng.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0篇被SCI/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1本,申请发明专利1项,Mater. Sci. Eng., A、Mater. Des.和Int. J. Fatigue期刊网络评审人。

 

范才河,1978年6月出生,湖南省隆回县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主要研究领域:航空航天高强韧轻量化材料、喷射成形3D打印技术。2006年6月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12月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主持横向课题项目26项,近三年累计进帐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先后在Mater. Sci. Eng. A,J. Alloys and Compounds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30多项,实现成果转化8项,实现成果转化效益1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


何世文,1975年出生,江西省萍乡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1998年6月在中南工业大学获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7月~2001年1月供职于华东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工艺员。2004年6月在中南大学获材料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在中南大学获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8月进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及非晶合金。先后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厅项目等4项,已在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  

 

李娜,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湖南工业大学奋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电容器等储能材料的性能调控和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2012年获南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进入湖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湖南省优秀博士后培养人才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省市联合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 Nanoscale, RSC Advanc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朱裔荣,男,1982年7月出生,湖南湘潭人,博士(后),副教授,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入选湖南工业大学精英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新能源材料与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水系电池)。2005.9-2008.6中南大学攻读应用化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7-2012.6株洲宏达电子有限公司从事军用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研发工作;2012.9-2015.6中南大学攻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6.4-2019.4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9-至今 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湖南省研究生教改项目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军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Micro Letters,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国际知名SCI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IF大于10的论文4篇,1篇入选封面论文,1篇入选EES热点论文,2篇入选ESI前0.1%热点论文,6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论文已被他引2000余次,3篇论文他引超过200次,另外合作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担任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Frontiers in Chemistry, RSC Advances,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的审稿人;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0 余次,并做6次邀请口头报告;参与编写英文专著一章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已授权5项;获湖南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


 

夏志美,女,湖南攸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资源循环利用、金属电沉积和表面处理、功能材料的制备等。201511月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材料冶金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改革项目1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3项;并主要参与多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检索,目前为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HydrometallurgyRSC Advances等国际权威期刊的网络审稿人。指导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各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70余万字译著1部,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株洲市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和湖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奖”等多个奖项。E-mailzhimei_x@163.com

 


叶龙刚,男,安徽六安人,1986年生,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材料冶金。2009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2012年和2015年6月分别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8月进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8年进入株硬集团-中南大学联合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发表SCI、EI论文二十余篇,为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等期刊网络审稿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和交流。

 

周伟,男,1986年4月出生,湖南常德人,博士,内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微波屏蔽与吸收材料、新能源材料。2014年5月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学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德国巴伐利亚州University of Bayreuth国家公派留学访问学者,导师Walter Krenkel教授/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株洲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大族激光产业集团横向项目1项,曾以核心成员参与总装教育部预研支撑技术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多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omposites: Part A、Composites Part B、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本领域国际著名刊物(SCI检索)发表论文25篇,现为Composites Part B、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网络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3项;发表学术专著1本《耐高温结构吸波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获2018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胡宇杰,男,湖南攸县人,1976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提取冶金、金属资源再生。1999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2005年和2016年6月分别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师从唐谟堂教授,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9-2002年期间在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05-2009年期间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工作,2009年年8月进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联合基金)2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产学研课题2项。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和交流。

 


 

王建丽,1979年出生,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合金相图热力学、扩散动力学及合金设计。2005年12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至今,2015年12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工业大学自科项目及横向项目共3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共4项。在国内外期刊上2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0篇。参编教材2部。

 

 

阳建君19854月生,男,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获美国电化学协会Dokiya Symposium Fund资助。201312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现从事金属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金属及其合金激光熔覆、耐磨耐腐蚀复合涂层、铝合金阳极氧化及腐蚀防护等。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主持国防科技预研项目、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和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参与多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和企业横项课题,指导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指导大学生、研究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受权专利10余项。


张波,男,博士(后),讲师。20147月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55月至20176月特殊人才引进进入华菱钢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完成博士后相关研究工作。2016年入选湖南省智库人才、湖南省经信委专家库人才。研究领域为钢铁冶金及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及治理。与武钢集团,华菱钢铁等大型钢企开发出合金弹簧钢、工程机械用钢等若干钢种开发,曾主要完成武钢转炉快速出钢模型开发与运用的相关研究工作,武钢板坯连铸低倍检测自动判定及诊断软件开发,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迄今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的文章有8篇,主持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项目6项,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


欧玲,女,1982年2月生,湖南省长沙县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年进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航天高性能铝合金、高强钢焊接性及工艺研究。2003年6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6年6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及横项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


胡伟达,男,198312月生,湖南省平江县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陶瓷生产工艺研究。2006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36月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7月进入湖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湖南省硅酸盐学会陶玻搪专业委员会会员,醴陵市陶瓷产业科技特派员,参与江苏省第十批科技镇长团,江苏省苏北发展特聘专家,盐城市企业科技副总等工作。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项,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5项,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十余项,已授权5项,已与陶瓷相关企业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

伍小波,男,1984年出生,博士(后),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讲师,中南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株洲精工硬质合金有限公司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湖南智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作为研发人员先后参与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军工配套等项目,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两部专著的撰写与翻译,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专利12项。规划与建设了年产3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年产100吨石墨烯粉末与浆料生产线;年产300吨合金生产线;地方政府新能源产业园规划等工程项目。开发的锂电池负极、硬质合金、高速钢刀具等产品受到市场认可。

目前研究方向为:粉末冶金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燃料电池、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张伟,男,汉族,1965年7月出生,江西省永丰县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化学冶金、材料腐蚀及保护。1986年7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6月加拿大Laval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10月-2016.8月,加拿大Laval大学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博士后。1986.7~2002.11 在中国航空工业南方技术中心从事科研和工艺管理工作。主讲课程有:《高温物理化学》、《高温物理化学实验》、《应用电化学》、《金属材料腐蚀及保护》等。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省科技厅基金、中国航空工业技术攻关等各类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获中国航空工业南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向楷雄,1983年生,湖南株洲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008年于中南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8年于湘潭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水系二次电池、固体废弃物回收与应用。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湖南省思政研究项目1项及校级教改和研究项目多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共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一作及通讯作者被SCIEI检索16篇。